7月5日上午,北京市朝陽區E9區創新工場迎來了一群特殊的“打卡者”——來自北大、清華等7所知名高校的師生。由市委宣傳部、市委教育工委、市委網信辦主辦,市文資中心、新京報社承辦的“‘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2023園區行活動在這里正式啟動。即日起至10月底,近300名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7所在京高校的師生將通過不同的活動“進駐”文化園區。

啟動儀式上,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翟德罡在致辭中提到,北京是一座有著 3000 多年建城史、870 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是全球首個也是唯一的“雙奧之城”,文化底蘊深厚、文化資源富集、文化創新創意朝氣蓬勃,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全市 GDP 的比重達11%,穩居全國首位,連續7年在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綜合指數排名中保持第一。同時,北京有92所高校、近百萬大學生,有著豐富的教育資源和科研資源。北京高校廣大師生是首都文化建設的生力軍,希望通過園區行活動,為園區提供精心指導、精準服務,為園區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增強園區創新發展活力。

7月5日,“‘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2023園區行活動正式啟動,活動由市委宣傳部、市委教育工委、市委網信辦主辦,市文資中心、新京報社承辦。


記者了解到,為深入推進主題教育,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時代新人培育、文化強國建設重要指示精神,北京市委宣傳部、市委教育工委此前正式推出“‘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行動計劃,通過信仰行、紅色行、古都行、文藝行、志愿行、園區行六大機制,推動首都高校人才培養和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雙向互動、相互賦能。今天啟動的園區行活動即是行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導師團”將率“小助教”進園區開展調研

高校教師們定期走進園區,為園區發展提供專業指導;學生們也變成“園區體驗官”,利用專業所學,在園區提供的相關崗位進行實踐……未來,一項項豐富的活動將讓高校師生可以沉浸感受文化園區。

記者獲悉,“‘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2023園區行活動將組織“園區導師團”“園區小助教”深入文化園區。

其中,“園區導師團”由10位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印刷學院的文化產業方向的專家學者組成,導師們將定期到園區進行調研指導,為文化產業園區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專業指導。


10位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和北京印刷學院文化產業方向的專家學者組成了“園區導師團”?;顒蝇F場,主辦方給導師團代表頒發聘書。新京報記者王遠征 攝


“北京的文化產業園區和世界上所有這類園區一樣,走過了一個從成果轉化,產業集聚、功能拓展,到特色街區的發展過程,在這其中積累了許多經驗,有很多案例值得總結和提煉?!敝袊鴤髅酱髮W資深教授、文化產業管理學院院長熊澄宇是此次園區行的導師之一,他認為把文化產業園區建設與高校相關學科建設結合起來,邀請教授們作指導,學生們來體驗,讓高校與園區互補互動,在互補和互動中拓展理論與實踐的空間,一方面用實踐驗證理論與政策的可行性,一方面用理論和模式推動實踐的良性發展,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另外,活動還將為導師們配備50位“園區小助教”,小助教將在導師帶領下,以研究小組為單位到園區進行專題調研或在園區提供的相關崗位進行實踐,圍繞園區轉型升級、產業鏈建設、文化空間建設、公共服務優化、品牌傳播等領域,根據實際情況開展調研,形成研究成果。今年10月底,“園區小助教”將以小組為單位提交研究報告。


7月5日,學生們在E9區創新工場相關負責人的帶領下,了解園區發展的特點和歷史。新京報記者王遠征 攝


“我對文化創意很感興趣。北京有很多文化產業園,資源很豐富,希望借這次機會可以去一線實地感受文化創意是如何實現的。我自己的專業方向是國際傳播,也想看看文化創意如何跟國際傳播相結合?!鼻迦A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碩士研究生陳晨對園區行充滿了期待。

陳晨告訴記者,自己來北京的時間不長,還沒有機會進入很多文化園區,“像著名的798園區,有很多藝術展覽也有很多青年活動,我平時很喜歡看展覽的。還有隆福寺文創園,這是一個以古寺命名、以數百年來幾經繁華的商業街區為依托發展的新時代文化產業園,也值得去看?!?/p>

“E9區創新工場不僅僅是網紅打卡區?!北本┕I大學教育學專業研一學生師璇表示,查資料發現這里還和自己從小喝的三元牛奶有關系,這瞬間讓她對園區有了親近感,也有了想要深入了解的興趣,“我研究的課題與園區行活動也有關系——大學與城市之間的互動,其中,城市文化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忽視。E9并不是簡單的產業轉型,它背后代表著北京對于文化產業園發展的重視,融入了文化科技融合的最新產業方向,我也期待走進園區實地調研,然后結合我的研究方向了解更多內容?!?/p>

人們還能在北京97家市級文化產業園區里做什么?園區如何設計才能讓更多游客在這里找靈感、看藝術?園區如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借助高校師生的力量,園區高質量發展之路將獲得更多選擇。


“園區體驗官”們探訪入駐E9區創新工場的科技企業。新京報記者王遠征 攝


渴望在園區收獲不一樣的成長經歷

為了讓高校學生積極參與園區的文化體驗和傳播活動,園區行還特別設置了“園區體驗官”,邀請首都高校學生成為園區體驗官,以參與最美園區主題日、最美園區體驗季等方式,到園區沉浸式感受文化產業園區的獨特魅力,用實際行動助力文化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


由乳品廠改造而來、引進了眾多獨角獸企業、園區企業鯨世科技打造的沉浸式體驗山海中軸讓人倍感震撼……北京工業大學文法學部英語專業大二學生曹宸源是一名“園區體驗官”,她早就在社交媒體中“認識”了E9區創新工場,但這是她第一次真正走進園區?!皩ξ襾碚fE9很有吸引力,它的很多文化產品我都很感興趣。同時作為大學生,我也很想多參加課外實踐活動,吸收更多的創新觀念,積累見識、積累社會經驗?!?br/>

7月5日,“園區體驗官”們在E9區創新工場沉浸式體驗文化產品。新京報記者王遠征 攝


曹宸源告訴記者,十分期待和園區的“近距離”接觸,“它是如何從廢棄工廠轉型成為創意園區的、各種產品如何推陳出新的,這些都讓我很期待園區行的活動?!睂τ谟⒄Z專業的曹宸源而言,雖然活動對自己的專業課程沒有直接幫助,但對于激發自己的創新思維、提升創新能力十分必要。


“園區體驗官”在E9區創新工場的標志性景觀“創新號”列車前拍照打卡。新京報記者王遠征 攝


首批體驗官由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印刷學院、中國音樂學院、北京工業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等7所高校的220名學生組成。其中,最美園區主題日活動計劃組織7場,涉及所有參與園區。

同時,為吸引更多大學生走進文化園區,此次活動還精心設置了園區體驗官配套活動。園區體驗官可通過完成最美園區打卡、最美園區寄語、我為園區獻一策等活動獲得印章,最終通過綜合評定,確定相關獎項。每名參與園區行活動的師生都將獲得園區護照一本,作為參與活動情況的記錄。同時在園區體驗季活動期間,園區體驗官可憑園區護照免費或優惠體驗園區相關活動。

參與園區行活動的師生都將獲得園區護照一本,記錄參與活動的情況。新京報記者王遠征 攝


許多學生向記者表達了在園區行活動中獲得不一樣的經歷和成長的希望。

北京印刷學院2020級傳播學(國際出版方向)學生成菲告訴記者,最期待的是能夠走進學校的文化創意產業園,“我們學校要辦成‘研學產銷’一體的產業園,打造出版全產業鏈的基地,我很想去看看。而且園區行活動還能給我們提供實習崗位?!币呀洿笕某煞票硎?,自己已經看好了學校產業園活動策劃的實習崗位,想要在這個暑假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也想走進北京更多產業園,培養自己的調研能力。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2021級博士生廖懿琪說道,走出校園、走進園區,通過這樣的社會窗口可以充分展示學生的才能,“都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也是鍛煉自己的一個很好的機會?!?/p>


學生們在留言板上寫下自己對園區的寄語。新京報記者王遠征 攝


七大園區為“園區小助教”“園區體驗官”提供百余個實踐崗位

北京文化創意園區眾多,僅市級文化產業園區就有97家。此次參與園區行活動的園區共7家,分別為751D·PARK北京時尚設計廣場、798藝術區、中關村軟件園、E9區創新工場、隆福寺文創園、首創郎園Station和北京印刷學院文化創意產業園。

記者了解到,七大文化園區各具特色。比如,中關村軟件園科技范兒十足,集聚了聯想(全球)總部、百度、騰訊(北京)總部、新浪總部、滴滴總部、科大訊飛(北京)總部等700多家國內外知名IT企業總部和全球研發中心。

798藝術區是世界十大藝術園區之一,也是國內排名第一的藝術園區。截至目前,798藝術區入駐了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的文化藝術及文化創意類企業,占比高達78.65%,涵蓋國際國內知名畫廊、美術館、藝術中心、藝術書店、藝術設計、藝術服務機構等,擁有國內外知名藝術家工作室百余個。

E9區創新工場是北京城市更新拓展文化空間的代表項目。截至目前,園區入駐企業150家,其中文化科技類企業占比超過88%。園區通過老舊廠房改造拓展多樣化文化休閑空間,為入園企業員工和周邊市民打造“10分鐘文化休閑體驗圈”。

活動當天,七大園區也獲頒“‘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2023園區行園區實踐基地。作為實踐基地,七大園區將為“園區小助教”“園區體驗官”提供百余個實踐崗位。


七大園區獲頒“‘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2023園區行園區實踐基地,它們分別是751D·PARK北京時尚設計廣場、798藝術區、中關村軟件園、E9區創新工場、隆福寺文創園、首創郎園Station和北京印刷學院文化創意產業園。新京報記者王遠征 攝

比如,751D·PARK北京時尚設計廣場提供了活動策劃、視覺設計、展覽執行等崗位,首創郎園提供了平面設計、新媒體運營、活動宣推等崗位,798園區也在畫廊周項目部、品牌媒體部等提供了多個實習生崗位,E9區創新工場提供了品牌宣傳和戰略發展相關實習崗位。

“我們園區的定位是科技與藝術的融合,也一直在‘產學研’上努力打造自己的平臺體系,這個‘學’就是跟高校合作?!盓9區創新工場總經理朱超英告訴記者,園區自成立以來就跟眾多高校有過合作,園區和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都是人,“需要新鮮血液的加入,需要大學生們不斷給園區發展賦能。同時,作為北京的文化產業園,我們也有責任為大學生們提供實踐的平臺?!?/p>


“‘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2023園區行活動啟動現場。新京報記者王遠征 攝


新京報記者 楊菲菲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