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發布了《關于實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近期若干舉措的通知》(以下簡稱《若干舉措》)。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與價格研究所副主任、副研究員王丹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專訪表示,《若干舉措》致力于破解民營經濟發展難題,提振民營經濟發展信心,切實為全面激發民營經濟生機活力提供了行動指南。
王丹表示,此次出臺的五個方面28條舉措是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的切實舉措,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配套政策和細化舉措,真正從制度上把對國企民企一視同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
聚焦核心問題,優化政策舉措
王丹指出,《若干舉措》從促進公平準入、強化要素支持、加強法治保障、優化涉企服務、營造良好氛圍五個關鍵方面靶向發力,細化舉措,推動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的目標能夠落地見效。
一方面,政策不斷升級迭代,如,《若干舉措》進一步完善市場準入制度設計,明確要啟動第五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修訂,持續推動清單事項縮減。全面開展效能評估,在重點領域加快形成體系性準入安排。
另一方面,政策持續細化實化。如,明確指出“要形成鼓勵民間資本參與的重大項目清單,通過舉辦重大項目推介會、在全國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上開辟專欄等方式,向民營企業集中發布項目信息?!边@些舉措瞄準了民營經濟發展的核心問題,能夠更加明確、更大力度、更有成效地釋放民營經濟發展空間。
突出務實管用,壓實責任機制
王丹認為,《若干舉措》明確和壓實了部門責任,制定和細化了具體實施方案,能夠推動各項重點任務落地見效,切實增強民營企業的獲得感。如,《若干舉措》明確全國工商聯、國家發展改革委為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的責任部門,并指出責任部門要充分利用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等數字化手段提升惠企政策和服務效能,多措并舉幫助民營企業解決問題困難。
這些切實舉措建立了民營企業從問題反映到落實解決的閉環機制,能夠著力解決民營經濟發展中面臨的階段性突出困難和問題,有效打通了政策執行的最后一公里和政企溝通的關鍵一公里。
同時,《若干舉措》強化和深化了《意見》的相關政策,提出可操作、可落地、可見效的舉措。比如,《意見》提出“暢通民營企業職稱評審渠道”,《若干舉措》縱深推進相關舉措,明確指出要“賦予民營企業職稱評審權,允許技術實力較強的規模以上民營企業單獨或聯合組建職稱評審委員會,開展自主評審”。
注重統籌協調,強化激勵約束。
王丹指出,《通知》優化協同推進機制,致力于構建民營經濟發展的跨部門、跨地區發展常態化支持機制,注重形成各地方、各部門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舉措的系統集成。如,在要素支持方面明確提出,“要延長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期限至2024年底,持續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引導商業銀行接入“信易貸”、地方征信平臺等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強化跨部門信用信息聯通。擴大民營企業信用貸款規模。有效落實金融企業呆賬核銷管理制度?!边@些舉措能夠在金融要素支持方面形成跨部門合力,建立全鏈條全環節的涉企服務機制。
同時,《若干舉措》建立了地方政府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政策落實的激勵和約束機制,能夠有效放大支持政策體系的乘數效應,提升相關舉措的綜合效能。 如,《若干舉措》明確指出,“將各地區落實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情況納入國務院年度綜合督查,對發現的問題予以督促整改,對好的經驗做法予以宣傳推廣。設立中央預算內投資促進民間投資獎勵支持專項,每年向一批民間投資增速快、占比高、活力強、措施實的市縣提供獎勵支持?!边@些務實舉措能夠強化已出臺政策的督促落實,完善評估督導體系,通過相應獎懲措施調動地方政府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積極性,為民營經濟支持政策落地見效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障。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曉翀
編輯 陳莉
校對 柳寶慶